半身像雕塑

和平宫长廊有多件艺术作品点缀,凸显了和平宫作为常设仲裁法院总部的地位,其中包括为常设仲裁法院的建立及其所秉持的和平与正义理念的推进而作出贡献的著名人物的半身像。

半身像所纪念的重要人物,如托比亚斯·阿赛尔(Tobias Asser)、路易·雷诺(Louis Renault)和鲁伊·巴博萨(Rui Barbosa de Oliveira),在奠定常设仲裁法院根基及促进国际和平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为开拓仲裁机制、倡导人权和推动和平外交而作出的努力,与常设仲裁法院的宗旨一脉相承,与其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重要角色相呼应。

托比亚斯·阿赛尔(Tobias Asser1838-1913)雕像

托比亚斯·阿赛尔是荷兰国际私法专家,他曾作为代表参加1899年和1907年海牙和平会议,主张在经济领域引入强制仲裁原则。他还担任了常设仲裁法院受理的首起案件——美国与墨西哥间的加利福尼亚虔诚基金案——的仲裁员。他于191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路易·雷诺(Louis Renault,1843-1918)雕像

法国法学家路易·雷诺是巴黎大学的国际法教授,曾代表法国参加1899年和1907年的海牙和平会议。他是常设仲裁法院第二起案件,涉及纳税人权益的日本房屋税案的仲裁员之一,并因此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弗里德里希·F·马滕斯(Friedrich F. Martens1845-1909)雕像

弗里德里希·F·马滕斯是圣彼得堡俄罗斯皇室的法律顾问,他力促沙皇尼古拉二世召开1899年海牙和平会议并最终成立常设仲裁法院。在代表俄罗斯参加和平会议之外,他还担任了常设仲裁法院初期多个案件的仲裁员,包括北大西洋海岸渔业争端一案。

贝尔塔·冯·苏特纳(Bertha von Suttner,1843-1914)雕像

著名反战小说《放下武器!》(Die Waffen nieder!)的作者贝尔塔是和平运动的领军人物,她是建设国际性法院(如常设仲裁法院)这一理念的早期倡导者,也是1899年海牙和平会议上唯一的女性代表。她于190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于1907年参加了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她出席了1913年和平宫的开幕仪式,但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六周之前去世。

让·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1828-1910)雕像

让·亨利·杜南是一名瑞士商人和社会活动家。他在1859年的一次商务旅行中目睹了意大利索尔费利诺战役造成的重创,并在《索尔费利诺回忆录》(A Memory of Solferino)一书中记述了其见闻,由此促成了1863年国际红十字会(ICRC)的成立。1864年《日内瓦公约》亦立足于杜南的理念。他于1901年获得首届诺贝尔和平奖,同期另一位获奖者为“毕生致力于国际和平会议、外交和仲裁”的弗雷德里克·帕西(Frédéric Passy)。

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雕像 

阿尔贝特·施韦泽是德国神学家、音乐家、哲学家和医生。他因提出“敬畏生命”的理念而于195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以多种方式践行这一理念,其中最著名的事迹是他在非洲中西部的加蓬兰巴雷内创建并长期运营了阿尔贝特·施韦泽医院。

英国爱德华七世(King Edward VII18411910)雕像

爱德华七世善于通过外交手段调解国家间争端以维系友好关系,因此被称为“和平缔造者”。他尤其致力于改善英国与法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

查尔斯·里昂·卡昂Charles Lyon Caen18431935)雕像

查尔斯·里昂·卡昂,法国法学家,他是路易·雷诺的密友。他是商法和国际私法领域的权威,撰写了多部国际法重要著作。他曾担任海牙国际法学院的第二任院长。

威廉·兰德尔·克里默爵士(Sir William Randal Cremer1828-1908)雕像

克里默爵士是英国议会议员和知名和平主义者,他在国际仲裁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推动签订1897年英美仲裁条约,这是他于190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一项主要原因。他还是各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Union)和国际仲裁联盟(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League)的联合创始人。

·莫内Jean Monnet1888-1979雕像

让·莫内被视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设计师之一。他在一战期间曾担任协约国海事委员会的法国代表,并在一战后担任国际联盟副秘书长。1950年,他与罗伯特·舒曼共同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构想。煤钢共同体后来促成了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即共同市场)的成立。

雨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雕像

雨果·格劳秀斯被称为“国际法之父”,是17世纪前半叶政治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人物。他深耕国家法、国际法、语言学、神学和历史学领域,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他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荷兰作为国际法中心的地位。

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1835-1919)雕像

安德鲁·卡耐基,苏格兰裔美国实业家,被誉为钢铁大亨。他同时是一名慈善家,正是他捐赠了150万美元在荷兰皇室捐赠的土地上建造和平宫,为常设仲裁法院提供了所在地。

威廉·托马斯·斯特德(William Thomas Stead1849-1912)雕像

威廉·托马斯·斯特德是一名英国记者与和平活动家,他是安德鲁·卡耐基的密友。他被认为是促成卡耐基捐款建造和平宫的关键人物。然而,斯特德并未亲眼目睹和平宫于1913年对外开放,他在此前不久于“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中遇难。

阿莱塔·H·雅各布斯(Aletta H. Jacobs1854-1929)雕像

阿莱塔·H·雅各布斯,荷兰医生,妇女参政权运动活动家。她从1883年起致力于争取妇女选举权,直至1919年荷兰实现女性有权投票选举。

鲁伊·巴博萨··奥利维拉Rui Barbosa de Oliveira1849-1923雕像

巴博萨是巴西知名作家、法学家及政治家。他起草了1890年巴西新成立共和国的宪法,并在多个政府部门任职。他还领导巴西代表团出席了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

安德烈斯·贝略(Andrés Bello1781-1865)雕像

安德烈斯·贝略是委内瑞拉和智利的人文学者、诗人、立法者、哲学家、教育家和语言学家。他的政治与文学作品对拉丁美洲的法律与文化具有重要影响。1832年,他编写了拉丁美洲首部国际法专著《国际法原理》(Principios de derecho internacional)。

卡洛斯·卡尔沃Carlos Calvo1824-1906雕像

卡洛斯·卡尔沃是阿根廷法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撰写了拉丁美洲和欧洲国际法领域一部分最早期的综合性著作。

伯纳德·科内利亚·约翰·洛德(Bernard Cornelia John Loder1849-1935)雕像

伯纳德·洛德是荷兰海事法专家,曾代表荷兰参加多次国际海洋法会议,并曾在荷兰最高法院任职。1920年,他参与起草了《国际常设法院规约》。1921至1924年,他担任国际常设法院的首任院长,并担任法官直至1930年。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1889-1964)雕像

尼赫鲁是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1947年到1964年期间在任。他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在战后国际政治具有重要地位。

莫罕达斯·卡兰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1948)雕像

“圣雄”甘地是印度及印度独立运动的重要政治与精神领袖。他开创了“非暴力不合作”理念(satyagraha),主张通过大规模的公民不服从来以非暴力(ahimsa)的方式反抗暴政,最终领导印度取得独立,同时激励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权和自由运动。这尊青铜半身像是印度的赠礼。

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18-2013)雕像

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由全民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在任期间为1994至1999年。在上任总统前,他投身于反种族隔离运动,曾被囚禁27年,其中大部分时间在罗本岛度过。在于1990年2月11日获释后,曼德拉推动种族和解,领导南非向多种族民主过渡。曼德拉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